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专题 > 聚焦金改 助力三农 《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专题 > 图片新闻
2016-12-05 11:20:00       来源: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破局:大农业需要大金融

 

  中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课题,必将给“三农”带来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如何影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金融机构应做出怎样的调整,应如何找准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切入口?

 

 

高端对话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破局”

 

  12月3日,由人民日报社、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报告厅举行。在主题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破局”的高端对话中,与会嘉宾就农村金融破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农村金融改革成效显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纪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认为,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于农业发展、农村金融的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我们对于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个不低于”,即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最终实现了农民实收入连续增张的良好局面。中国农民的收入已经连续六年增长,增幅高于GDP。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增长幅度都高于城镇居民。这与财税、金融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纪敏同时表示,农业也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的调整,农业生产的短板还是比较突出。农业提质增效的任务艰巨。随着农业增长方式的变化,农村金融也面临着一个大的变局。

  “金融支持不再像过去那样,或者不仅仅像过去那样,一谈到农业、农村金融,就是小额信贷,那些东西固然现在还要,但不能解决大问题。我们搞现代化,搞适度规模经营,这就是大农业,没有大金融支持它,从体量上来讲也是不匹配的。若仅靠传统信贷支持,可能这种风险就不愿意去冒。所以,需要借助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一些工具。”纪敏说。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任常青

 

  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任常青看来,农村金融涉及的面很广,除贷款以外,还包括存款、汇款、保险以及其他的融资方式等等。目前,大家对农业贷款、信贷难题感受较深。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是贷款难。从农民或者经营主体的贷款难易程度和可获得性来看,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吉林省金融办副主任 苗忠有

 

  吉林省金融办副主任苗忠有表示,从主体、产品、风险、政府补贴方面和资源整合几方面看,吉林农村金融改革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第一,从机构的主体方面,吉林省2016年批了一家九银租赁公司,九台农商行牵头的。第二,贷款量增加,截止到11月末,吉林省的农业贷款余额6千亿,增长速度达到21%,这是在过去没有的速度。第三,不良率也在下降。

 

吉林省白城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振仲

 

  吉林省白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振仲认为,数年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效显著。从涉农贷款额度来看,2014年底,涉农贷款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为28.3%,2015年超过29%了。而就农业占GDP比重而言,2014年该数字是9.8%,这一比重还在下降。这种数据的不平衡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说,农村金融是综合性的体系,在金融供给方面,有的已经有的走在前面一点,有的还不足,甚至还有很多的缺位。

 

  构建一体化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解决一揽子问题,那么改革从哪里入手?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张海山

 

  “作为一家在县域当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金融机构,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三农,面临的就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张海山表示,在县域中服务,探索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应该着眼于资源、资本、土地、人力、科技和制度。

  这方面,九台农商行也做了一些探索:第一、以资金供给、服务供给和人力供给为重点做文章。从资金供给上,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融资服务力度。2009年,按照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要求,推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和农户产权三权抵押贷款这项业务。第二、创新金融渠道,优化金融服务。尝试建立了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立助农服务网点。第三、创新引领培育,加强了农村金融支撑。同吉林财经大学、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通过招订单班,提前把职业教育引入校园。

  “中国还有将近6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90%的土地也在农村,如何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经营性资产的优势,如何激活存量资产是关键。中国对于农地三权分置问题和产权制度保护的相关政策,下一步会对我们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张海山表示。

  任常青直言,金融生产方面存在金融抑制,这意味着一部分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得到满足的人也没有得到他所需要的。目前,农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型农村主体的需求,相对于一家一户的需求可能要更大。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只有令农村金融成为真正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金融提供者,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化的提供者,农村金融的服务才可能得到改善。

  在谈及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时,任常青认为,微观机构不愿意提供贷款,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农村金融需求量比较小,交易费用比较高。二是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也缺少担保抵押物。

  苗忠有介绍,在吉林农村金改大框架中,创新设立了以“三支柱一市场”为核心的物权融资服务体系,即物权增信服务支柱、信息信用服务支柱、基础金融服务支柱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流转市场。据介绍,作为次吉林农村金改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此举破解了土地经营权无法抵押的法律障碍。

  苗忠有表示,在下一步吉林农村金融改革思路中,希望通过构建吉林省全省的产权交易平台,解决土地经营权缺乏流转市场的问题。第二,希望通过财政资金金融化运作,整合散落在各个部门当中的财政补贴和贴息。第三,加大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令广大农户享受互联网金融红利。

 

  农村金融政策需要转型

 

  “农业转型升级,提职增效,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纪敏表示,在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大农业需要大金融。在他看来,未来政府对农业、对农村金融支持应当转型,要逐步地从单一的补贴,直接降低成本或者风险分担,转变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机会、允许更多投资人、投资主体在农业、农村金融当中去大显身手。“今后的金融支持是开放式的,是功能式的。无论哪个主体去做这件事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政策本身也存在一个转型。”

  任常青认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农业生产成本高的一个原因是资金成本在上升。这体现的金融效率的低下。应当建立一个高效的、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农村金融通过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李振仲表示,白城市下一步农业将向着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机构上、贷款产品创新上。第二是发展资本市场。他认为,好的金融服务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便利性、可获得性、价格合理、风险可控。要让农民和金融机构两方面都放心,事情就容易做成。他援引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马骨的例子,强调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也会有很多创新。”

  “经济发展的蓝海在农业,金融发展的春天在农村。”苗忠有如是说。(记者 谢玮 胡巍/摄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