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银行与地方经济同呼吸共命运
吉林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国兴谈银行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2012年是吉林银行成立的第五个年头。截至2012年9月末,吉林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221.50亿元,是成立时的4.3倍;存款规模达到1537.17亿元,是成立时的3.4倍;各项贷款余额1036.25亿元,是成立时的3.3倍;资本金从成立之初的34.22亿元,增加到70.67亿元。主要监管指标完全达标并持续向好。2012年4月,吉林银行加入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并被推选为副主席单位;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全球银行1000强,吉林银行位列第372位,中国区第33位。
从实行战略重组、提高资源优化效率到“走出吉林”,跨区域建立分行;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到努力打造社区银行品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品牌;从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发展村镇银行、参股一汽汽车金融公司……5年来,吉林银行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做大做强的征程中迈着坚实的步伐。
目前,在经济增速放缓、央行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因素驱动下,在多家银行上半年净息差出现下降的趋势下,在银行利润空间紧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成立5年的吉林银行将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站在新的起点,吉林银行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如何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创新?在银行业面临转型的经营环境中,吉林银行又将有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对此,本报独家专访了吉林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国兴。
记者:在这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理解吉林银行实施的科技与人才“双轮驱动”的战略?吉林银行在“科技兴行”这方面,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或者方法?如何看待人力资源在吉林银行发展中的作用?
唐国兴: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信息科技建设和人才战略是两大核心竞争力。吉林银行通过实施“科技兴行”和科技外包战略,围绕“资源整合、强化管理、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四大主题,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同业近10年的信息科技平台建设历程,先后完成了近60项信息科技系统建设项目,实现了全行数据大集中,建立了综合业务系统、管理系统、渠道系统、专业业务系统的基础布局,初步形成了先进的IT系统架构体系,并以此推动了在管理、产品、业务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人力资源是吉林银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吉林银行强调制度创新,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建立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吉林银行目前已形成了前台营销职能完善、中台风险控制严密、后台支持保障有力的组织架构。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从绩效原则、组织形式、指标体系、管理实施、结果应用等多个方面对绩效管理进行了总体定位,引进平衡记分卡,从四个维度完成了总行部门、分行(直属支行)绩效表单设定工作。在岗位薪酬基础上,综合考虑员工绩效表现和知识能力,合理设置各专业条线岗位的薪酬带宽。这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的科学合理分配机制,便成为全行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成为银行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石。
记者:作为承载着吉林省地方金融改革使命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重任的地方金融机构,吉林银行是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
唐国兴:吉林银行深知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努力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吉林银行相继完成了在省内九个市(州)和部分县(市)的机构布局,建立起了覆盖全省主要中心城市、延伸县域的机构服务网络。近年来,吉林银行向通钢等省内重点钢铁企业投放贷款,并通过深入研究产业链供应模式,开发了供应链系列金融产品,缓解了钢铁行业上、下游企业融资难的矛盾。设计研发汽车金融网业务,缓解一汽集团经销商融资难题,支持我省汽车行业发展;开发油田鉴证贷款业务,缓解民营油田融资难题,支持我省石化行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仅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贷款余额就达到4.77亿元。
吉林银行量身定制符合农资行业需求的“惠农宝”系列产品,通过对吉林银行农户联保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核心厂商保证贷款、保兑仓贷款、现货仓单质押贷款、未来提货权贷款、行业宝贷款等多项产品的有机组合,突破了融资担保不足的瓶颈。在没有行业先例条件下,吉林银行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满足人参行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对人参产业投放贷款50亿元,有效支持了人参产业的发展。
记者:地方商业银行在强身健体过程中必须注重自身特色的培养,任何一家银行的模式也都是不可复制的,请问,吉林银行的特色经营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国兴:首先是打造小企业信贷工厂。小企业是吉林银行最广大的客户群,是吉林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吉林银行在全国城商行系统第一家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吉林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吉林银行积极协调政府、工信厅、房产、土地等部门进行合署办公,为小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制定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1+N”金融服务方案制,积极探索小企业业务批量化模式,打造小企业信贷工厂。吉林银行的“吉时成长”产品是小企业专属品牌,这一品牌涵盖了“吉”速贷、“吉”祥链、“吉”聚通三大系列37个小企业信贷产品,基本覆盖了小企业融资的各类产品需求。如今,“吉时成长”已经成为包含产品服务、客户情感、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内容的金融服务品牌。
为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近在身边的贴心服务,吉林银行成立伊始就提出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打造社区银行品牌。为做好平民百姓的“生意”,吉林银行本着“社区居民想什么,社区成员单位需要什么,社区银行就反馈什么,金融产品就做什么”的服务理念,已经在长春市的100多个社区建立了“社区金融服务站”,社区内设立了“社区金融公益岗”,银行内部成立了“社区服务专员”队伍。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安装了ATM等自助机具;定期到各社区,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办理金融业务;建立社区金融服务热线电话,及时解决社区居民和“社区金融公益岗”的咨询、答疑和投诉处理。
吉林银行还不断挖掘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方案,推出适合社区居民、个体工商业户、私营业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尽最大可能满足百姓的资金需求,建立起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合作关系,让社区客户对社区银行的金融服务、社区增值服务产生依赖感,培育出一大批忠诚度极高的客户群体。目前,吉林银行拥有353个营业网点,业务覆盖广泛,已成为百姓身边的不可或缺的银行。
记者:在金融全球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化,零售业务逐渐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而银行卡又是零售业务中最贴近客户的金融产品,请问吉林银行的长白山卡发展情况如何?
唐国兴:银行卡是零售业务中最贴近客户的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广大居民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媒介。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吉林银行银行卡发卡量495.84万张,是成立之初的4倍多;银行卡存款余额达172.64亿元,是成立之初的5倍多,卡均存款余额3482元,长白山卡已成为吉林银行一张亮丽的名片。
以“长白山”为品牌的系列银行卡除了具备一般银行卡所具有的存储功能外,还可以进行乘坐轻轨、公交车等小额消费项目。而在此基础上,吉林银行又推出了更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社区一卡通”,除具备借记卡所有功能外,还可以缴纳电费、水费、燃气费、电话费、有线电视收视费、供热费等。吉林银行还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电话银行、金融短信息以及驾驶员卡等,并着力打造一个基于手机终端的综合支付和生活服务的“移动民生金融服务平台”,让广大客户能够享受到先进的移动互联网科技与现代化金融服务结合所带来的方便。
记者:5年来,吉林银行在增资扩股引进战投方面以及跨区域发展方面有何进展?
唐国兴:吉林银行在组建之初就制定了“推动吉林银行跨区域发展和上市经营,努力进入全国城商行最前列”的发展战略目标。2008年以来,吉林银行通过4次增资扩股,成功引进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新湖中宝、吉林亚泰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加盟,在壮大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促进了吉林银行知名度和公信力的提高。吉林银行在开展2008年第二次增资扩股时,确定要同步引进韩国韩亚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2010年4月,韩亚银行的股东资格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斥资21.6亿元人民币,收购吉林银行18%的股份,当年5月,韩亚银行的入股资金全部到位并完成结汇。引进“战投”后,增资扩股顺利完成,吉林银行优化了股权结构,完善了公司治理,正在朝着逐步把吉林银行打造成具有国内同业领先水平的外资参股银行、上市银行的目标迈进。
吉林银行在夯实“本土”实力的基础上,开始谋求在异地“开疆拓土”跨区域发展。2009年12月30日,吉林银行首家域外分行——大连分行获准成立。2011年5月30日吉林银行沈阳分行开业,跨区域的步伐又迈进了一步。2012年5月18日,在吉林银行大连分行成立两周年之际,吉林银行首家私人银行落户大连。如今吉林银行已在吉林省内9市州和大连、沈阳拥有10家分行、9家直属支行,营业网点达353个,已成为在省内和大连、沈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记者:邹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