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专题 > 民营经济发展 > 吉林民营经济金融症结何在
2013-10-16 16:39:00       来源:

差距与瓶颈:融资渠道不够通畅 

 

  近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但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吉林省的民营企业中有近30%的中型民营企业和近80%的小型民营企业从开业至今未得到过银行贷款。据吉林省工信厅对505户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显示,资金缺口达81亿元,全省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达560亿元。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首要问题。

  造成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中的缺陷造成了融资难。吉林省的民营经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出现的,并且是在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除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外,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不稳定,财务制度不规范,随意性较强。银行很难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导致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银行贷款决策失误,遭受大量损失。另外,大多数企业主缺乏金融、财务知识,加上这些企业大都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肯将财务大权交给专业人员,因此在资金短缺时又不知道如何同银行建立信贷关系,给资金“掮客”以可乘之机。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等级水平较低,金融部门信用等级评估的各种参数基本上是针对大企业制定的,对中小企业非常不利。国有商业银行从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考虑,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时比较谨慎,不敢轻易放贷。

  其次,现行的金融体制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了困难。吉林省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还有银行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它的服务对象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认为银行是国家的,支持国有企业义不容辞,国有企业贷款出了问题可以向国家要政策抵冲,民营企业的贷款一旦没有安全收回,信贷人员则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甚至被怀疑与民营企业有灰色交易,他们本人要承担政治风险和法律责任,这必然影响了信贷人员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因此民营企业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另外,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很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易成本高。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对小,又很分散,对他们的贷款属于零售贷款,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二是评估成本高。民营企业普遍成立较晚,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和公众形象,有的经营不规范,内部财务连贯性不强。国有商业银行仅根据惯用的财务报表、银行资金账户很难看出民营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情况,需要组织大量人力进行调查研究,而这种评估成本太高,也影响了一些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三是风险成本高。民营企业歇业率、破产率较高,我国有近30%的民营企业在两年内消失,有60%的企业在4至5年内消失,平均存活期是7年。目前吉林省约65.2%的私营企业存活年限少于5年。而且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稳定性差,本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弱,这些情况都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

  再次,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不发达也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大部分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较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相对集中。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在没有更科学、更有效办法的情况下,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贷款只能降到很小的比例。这就要求大多数民营企业贷款要采取抵押贷款的形式。但由于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能够用于抵押的资产不多,抵押折旧率也很高,而且许多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同时各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型企业难以接受。在担保问题上,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找到担保人,银行也不允许效益一般化的民营企业担保,效益好的企业又不愿以自己企业的资产做抵押,害怕市场风险。担保机构虽然能为一些民营企业提供支持,但目前我省的担保机构数量还不足,到2011年末我省共有担保机构117户,注册资本金80亿元。有的县级担保机构根本没有货币资本,覆盖面很低,运行状况不理想,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也就不免捉襟见肘。

  另外,融资难也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特别是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为广大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虽然深、沪两地主板市场已成为大中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太高,一般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其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在低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入市标准也很低。比如在最低层次的粉红单市场,企业原则上不需任何条件即可上市。我国的“二板”市场,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要真正解决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要创造其它资本融资渠道和形式。融资难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难题。(作者:周晓梅 张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