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农金短板助乡村振兴——访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行长张文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一幅灿烂美好的画面,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三农”发展新的着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金融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田。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如何推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地金融业思考和探索的方向。《中国金融家》也围绕这个问题对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行长张文汇进行了采访,请他讲述吉林的农村金融故事。
张文汇
《中国金融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金融业如何发力?支持的重点是什么?
张文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等主要矛盾和问题。
吉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这些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金融业必须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解决现阶段乡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支持,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帮助农民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造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加大对乡村就业创业的支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同时做好金融扶贫相关工作,帮助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
《中国金融家》: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为引导当地金融业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金融支持,采取了哪些措施和手段?
张文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支持“三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多年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努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方针政策,切实发挥基层央行职能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2015年底国务院批准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之后,我们充分利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有利契机,通过“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等方式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强化“窗口指导”作用,将支持“三农”发展要求纳入落实货币政策的指导意见,同时利用形势分析会、专题会议等多种方式提出政策落实要求,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吉林省加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做好涉农金融服务,不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二是切实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向金融机构提供支农再贷款、再贴现以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为金融机构支农提供流动性支持。三是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契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推出“土地经营权+农户联保”等“土地经营权+”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四是积极组织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发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支持带动作用。五是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破解农村信贷抵押物不足等问题,为金融机构加大涉农投入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六是切实做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通过鼓励农村金融网点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推动设立助农取款点等,为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金融家》:吉林金融业助力乡村振兴有哪些工作亮点,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张文汇:在吉林省各级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吉林农村金融工作收到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支农体系逐步建立。吉林省各金融机构围绕支持“三农”发展主线,结合业务特点和优势合理进行支农定位,完善农村金融布局。形成了以农发行、农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机构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立体化支农体系,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地区棚户区改造等现代农业、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日益丰富。针对多元经营主体,形成以“直补资金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的个体农户信贷产品体系以及以“农用机械按揭贷款”、“农机购置抵押贷款”、“家庭农场专项贷款”、“农民合作社专项贷款”为主的满足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需求的信贷体系。在支持农村产业链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链,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物流服务等领域开展“订单+保单+信贷”金融服务模式,有效顺畅了三农产业链条。在支持重点特色涉农项目方面,目前已形成“大棚贷”、“开犁贷”、“光伏贷”、“大米贷”、“蓝莓贷”、“人参贷”等特色涉农信贷产品体系。
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率先在吉林省整体推进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有效破解“现金搬家”难题。吉林省助农取款服务点已基本达到县域有需求行政村全覆盖,部分助农取款服务点与电商服务站融合建设,使农户既享受了支付便利,又获取互联网销售收益。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征信服务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收录农村人口达1000余万,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80%。农村人民币流通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强化,吉林省范围的农村反假币宣传培训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反假币示范村建设持续推进。
农村金融投入不断增加,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全省粮食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规模经营稳步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截至2017年12月末,吉林省涉农贷款余额6039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34%。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同比增长12.76%;农业科技贷款同比增长20.37%。吉林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555.9亿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7.9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420.5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 79.9亿元。对吉林省30个重点县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68.55元,同比增长8.85%。
《中国金融家》:在您看来,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服务中的“短板”有哪些,需要如何改进?在这方面,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有哪些实践?
张文汇:农村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结构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居多,部分地区“地广人稀”,甚至形成“空心”村落。另外,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受知识结构影响,农村居民对新观念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人口和环境原因导致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两大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偏远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业务量少,基层金融服务网点设立与维护的成本高、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发展滞后,业务种类单一且同质化严重。二是普惠金融主体的金融素养亟待提升。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村居民的金融知识较为匮乏,对现代金融工具的理解和使用不够充分,运用金融资源合理进行生产或改善生活的能力不足。
乡村振兴要找差距、补短板,强化“三农”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服务也要着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感为出发点,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实践深入发展: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下沉。持续推进辖内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和三农事业部改革,督促涉农金融机构利用贴近农村的优势,积极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渗透性和便捷性。为鼓励金融机构投入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推动吉林省政府将村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补贴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并协调银联公司试点下调农资商店刷卡手续费率,着力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
另一方面,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金融宣传教育对于普及金融知识、提高金融技能、提升金融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也需要从福利模式转型到能力模式,通过金融宣传教育提高其金融能力,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选择并获得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指导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群体,因地制宜地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入课堂、进集市等金融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农村居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传播金融知识,并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数字媒体等渠道,开展多层次、广角度的农村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
《中国金融家》:如何进一步促进吉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深入开展?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文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也是吉林省农村金融工作深入开展的难得历史机遇。
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将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机制,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工作的统筹指导,促进吉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深入开展。具体包括:
持续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推进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财税金融结合、金融扶贫信息共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金融产品创新、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创业就业等方面,利用示范区以点带面、先试先行。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加大对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及经营主体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切实解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难、服务成本高的问题。
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持续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部门联动。督促试点地区相关部门完善试点各项配套支持措施及基础条件,加快确权颁证进度,进一步推进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及风险保障机制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两权”与其他涉农金融产品的结合运用,全面推广“土地经营权+”模式,提升“两权”贷款发放活力,着力提升抵押物处置效率。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丰富农村信用信息,加快村镇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接入征信系统步伐,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扩大农村征信系统覆盖面。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支付产品和服务,拓宽非现金结算方式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质量,以助农取款服务站为依托,促进农村支付与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稳妥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综合化、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