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新闻发布会
2016年5月17日(星期二)上午10时,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吉林省金融办主任胡斌出席并介绍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的相关情况。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副行长齐贵权,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振,省农委总经济师夏季,省商务厅副厅长孟庆宇,吉林银监局副局长张新东,吉林证监局副局长赵东方,吉林保监局副局长王红雁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吉林电视台、延边卫视、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吉林工人报等31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参会。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董维仁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董维仁主持新闻发布会
胡斌(吉林省金融办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省金融办、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等9个部门共同就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我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吉林省金融办主任胡斌介绍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的相关情况
一、主要背景
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发布《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银发〔2015〕377号,以下简称《国家试验方案》)。我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致力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先后参与了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首批试点,首创了直补资金担保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农村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与“三农”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务院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任务交予我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三农”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予了我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向更高层次、更深层面迈进的难得历史机遇。
二、当前工作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省政府组织试点地区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逐条分解梳理《国家试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从完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响应农村金融市场主体需求、推进“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维度出发,加快建设供给充分、市场健全、主体多元、功能齐备、产品丰富、便捷高效、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体系,制定形成了《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一个总体要求、九大任务,共计10纲、96条、247项工作着力点。总体要求阐明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实施阶段。总的考虑是:在全面贯彻《国家试验方案》精神、涵盖所提全部内容的基础上,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等最新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服务业发展攻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贯穿于《实施方案》制定中,以提升金融支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为主线,着力破解制约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阶段、分梯度推进改革试验,探索形成一条操作性强、复制性广的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九大任务为:一是完善涉农金融组织体系,丰富市场参与主体,拓宽金融供给渠道。二是培育农村金融产品业务体系,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涉农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涉农企业上市、挂牌、发债、非公开转让股权等融资能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四是加快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提高农村地区金融可获得性。五是加大对涉农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对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贫困地区、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六是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统筹发挥保险、担保、财政资金协同作用,降低涉农融资风险。七是构建金融惠农政策扶持体系,强化财政金融政策与资源的正向引导作用,扩大涉农融资规模。八是提升农村金融监督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维护农村金融稳定。九是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舆论氛围,促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稳步推进。
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基本遵循主要有三:一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力争通过金融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纲领红线,将创新作为改革试验的生命线,将协调作为改革试验的保障线,将绿色作为改革试验的导航线,将开放作为改革试验的拓展线,将共享作为改革试验的检验线,动员各部门、各地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三是以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任务,瞄准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凝结阻滞关键环节,以针刺通达的方式解决“增信手段少、融资成本高、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目前,《实施方案》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正式文件将于近期印发执行。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试验方案》和农村综合改革、金融服务“三农”等系列政策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验,争创金融创新发展典范,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和社会各界的期望。
一是协同配合,狠抓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注重统筹财税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套,同频共振,调动和激发各方面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我们将本着补短板、抓超越的理念,求实求新求发展,进一步完善改革试验路径,对国家已经作出部署的改革事项,统筹资源,加快推进;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须有所突破的改革试验内容,先行探索,创新示范。同时,力争以农村金融改革为突破口,探索解决我省“三农”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三是梯度推进、防控风险。按照分步实施,梯度推进的原则,渐进开展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改革试验,部分试验项目先期封闭运行,适时将成熟、可复制的改革内容向周边和薄弱地区推广。创新协同监管机制,提升涉农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构建跨部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流程,严守风险底线,确保稳健发展。
四是边抓实践、边做总结。按照“两着重”的要求推进改革,即一手抓改革实践,一手抓理论创新,确保试验变示范、实践变理论、短期成果变长效机制,最终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试验经验。
做好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工作,任务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必将成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先行区、金融创新的示范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和金融运行的安全区。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各部门参会的领导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6年5月17日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1.中国日报:我是中国日报记者。请问省商务厅孟庆宇副厅长,近年来,我省陆续与阿里巴巴、1号店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极大地提升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在商品流加速以后,资金流是否顺畅将成为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那么商务厅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电子商务与金融的协同发展?
省商务厅副厅长孟庆宇回答记者提问
孟庆宇:近两年,我省电子商务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但相比城市电商,农村电商创业者大多面临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为破解此瓶颈,我厅将配合相关部门,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农村电商融资渠道。继续深化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1金融”等知名电商金融平台合作,引入“蚂蚁小贷”、“京农贷”等针对农村的金融产品。电商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一方面解决了村级站点资金垫付的压力,有利于电子商务迅速在农村推广。同时,在金融层面更是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解决农民融资难等问题上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积极协调实体金融机构,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协调金融机构开发适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银商对接活动,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者的授信和贷款支持,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手续,缩短放款周期。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网商,争取按照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鼓励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农村电商发展。三是切实开展电商培训孵化,夯实农村电商人才智力支撑。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建设分级分层培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农村电商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运用金融工具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工具水平,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齐贵权副行长,众所周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运用,能够更为精准地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请问,人民银行是否会在我省农村金融改革方面给予更多的货币政策倾斜。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齐贵权副行长回答记者问题
齐贵权:作为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的牵头单位之一,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灵活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加大“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推进提升我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宣传和落实好宏观审慎评估政策,通过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金融机构实施优惠存款准备金利率,调动金融机构改进“三农”信贷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积极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增加吉林省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切实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力度,对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地区,特别是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在再贷款限额方面给予倾斜,发挥再贷款对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并促进降低农村信贷成本。三是增加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地区再贴现额度,发挥好再贴现窗口作用,优先对“三农”领域贴现票据办理再贴现,促进加大对涉农领域的贴现、再贴现的支持力度。四是积极落实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支农力度大、效果好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等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领域。
3. 新文化报:我是新文化报的记者。请问省财政厅王振副厅长,在本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中,是否会就财政支农资金金融化运作有所突破?
省财政厅王振副厅长回答记者提问
王振:是的。省财政厅将借本次农村金融改革之机,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科学化管理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就财政支农资金金融化运作进行尝试:一是形成财政支农一盘棋。根据国家财政部出台的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将考虑统筹使用各类财政支农资金,适当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规模。二是优化财政金融支农决策机制。省财政将以“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与农业、金融等部门组成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出台有利于金融支农供给的各项支持政策,提高财政金融支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完善银行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奖补机制。建立金融机构涉农服务考核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涉农基础设施工程、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投放力度。四是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财政出资的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并将逐步在粮食主产县和非主产县,按业务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业务网络覆盖全省,重点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五是加强财政资金与金融、社会资本的融合。去年省财政已设立了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下一步我们还将谋划设立针对“三农”领域的子基金,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共同为我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作贡献。
4. 香港大公报:我是香港大公报记者。请问省发改委宋刚副主任,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高是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在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省发改委是否有利用大数据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计划?
省发改委宋刚副主任回答记者提问
宋刚:有的。发改委将着力做好大数据基础工作,特别是涉农大数据归集。我们将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上下游产业,包括饲料生产、化肥生产、农机生产、屠宰业、肉类加工等等,并整合宏观经济背景的数据,比如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乃至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归集以后,我们就能够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库,这些大数据资源,将能够为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地的数据支持。
5. 吉林日报:我是吉林日报记者。请问省金融办胡斌主任,作为农业大省,建立起适应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省金融办在未来5年的试验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胡斌:总体来说,我省的金融业还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农村地区,机构非常少、产品也比较单一,从发展基础来看呢,信用数据相对匮乏、村屯“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还没有有效解决。未来5年,省金融办将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一系列工作:一是构建主体多元、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除继续鼓励现有金融机构下沉业务中心外呢,我们将鼓励民营资本更多的参与进来,比如设立民营银行、涉农租赁公司、涉农金融仓储公司、专业农业小额贷款公司、农业商业保理公司等。同时,我们还要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尝试农村互助金融,比如在农民合作社中开展信用合作试点,探索设立农村互助担保基金,甚至是涉农的相互保险。二是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涉农金融产品体系。我们要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与“两权”抵押贷款的衔接融合发展,争取为国家“两权”试点提供有益经验。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大型农机具、厂房融资业务。开展“土地银行”和“粮食银行”试点业务。推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提供涉农综合寿险服务。另外,我们将把互联网的概念引进农村各个领域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适度尝试互联网金融。三是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征信平台,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开展信用示范创建活动。四是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建设。通过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广流动服务车模式,在市集和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屯间提供流动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村屯组建综合金融服务站让农民在5公里半径之内均能享受到涉农补助资金代办、生活缴费、小额信贷、农村金融需求信息对接等综合服务。
6. 劳动新闻(吉林工人报):你好,我是劳动工人记者,请问吉林证监局赵东方副局长 ,我们知道,由于农业企业利润比较薄、规模比较小等因素影响,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特别是利用上市、挂牌融资,在农业领域一直较为薄弱,本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中将进行哪些探索?
吉林证监局赵东方副局长回答记者提问
赵东方: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促进资本市场与“三农”的有 机结合,也是本次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力度。一是支持涉农类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近期省内一些涉农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将着重推动涉农中小金融机构在新三板挂牌。我们也鼓励涉农类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和并购重组,进而改善 企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同行业并购发展壮大主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高涉农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拓宽涉农类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三是引导各类资本流入优质农业项目。支持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 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推动科技、创意、资本与农业的全面对接,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是提高区域股权市场服务“三农”水平。推动现有的区域股 权交易市场为涉农企业提供股权托管、挂牌、转让以及信息展示服务。争取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推介中心落户吉林, 为企业提供上市、挂牌省内路演推介平台。五是创新期货市 场服务“三农”的方式和途径。鼓励涉农企业进入期货市场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鼓励期货公司子公司拓展业务,帮助涉 农企业盘活资产,加快资金周转,防范生产经营风险。
7. 中国吉林网:你好,我是吉林网记者,请问省农委夏季总经济师,去年我省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解决农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目前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省农委夏季总经济师回答记者提问
夏季:2015年2月,我们省农委和有关金融部门一起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在全省2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11月份,省里又新增9个试点单位,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单位总数达到37个,到2015年底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达到5亿多元,抵押面积30多万亩。今年1月到4月,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发放贷款1900多笔,抵押面积45.38万亩,贷款总额达到6.1亿元。
下一步,为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我们重点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6年完成70%的农村土地确权任务,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确权工作任务,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力度。按照省政府要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单位今年力争实现全省县(市)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简化相关流程,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搭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依托县乡农经机构,建设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开展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指导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8. 城市晚报:你好,我是城晚记者。我们知道,2012年银监会曾经连续下发了三个文件,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实施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以及阳光信贷工程等三大工程。请问吉林银监局张新东副局长,在本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中,银监部门是否会继续贯彻三大工程?又将在哪些方面予以完善呢?
吉林银监局张新东副局长回答记者提问
张新东:“三大工程”与本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实施“三大工程”也是要通过推动服务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通过建立全面的创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足度。具体结合吉林省的情况,除了已经常态化的发展工作,借本次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之机,银监部门还将持续关注两个重点领域:一是持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服务“三农”方向不变,通过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政策扶持、发行金融债、运用再贷款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村信用社资金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尽快实现全省高风险社基本处置,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二是持续引导商业银行优化涉农信贷运营模式,提升涉农信贷服务水平。在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适当提高对“三农”贷款主体不良的容忍度,探索完善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良贷款责任的认定和核销机制。鼓励商业银行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扩大基层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特点合理调整贷款期限、额度和利率,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灵活性。
9. 中国经济周刊:你好,我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请问吉林保监局王红雁副局长,商业保险在“三农”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保险行业将从哪些方面支持吉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
吉林保监局王红雁副局长回答记者提问
王红雁:近年来,我省保险业不断拓展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村综合治安和农房保险,对于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安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我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是切实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鼓励农业保险机构在制定和修改条款时广泛征求农民代表的意见,切实保护投保农户的利益。鼓励农业保险机构开发满足农业生产者特别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的保险产品。二是推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开办农产品安全责任保险。探索推进农村家庭财产综合保险。三是探索开展农村相互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发起设立农村相互保险组织,在平等自愿、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就约定事故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保障。四是推动农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支持现有保险机构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为参合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推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探索发展人身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相结合的借款人人身保险。五是大力引进保险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着力吸引保险资金进入我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好的特点,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多、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资金回收慢的融资难题。
|